返 回
过汗伤正论
 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大法之一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;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。”发汗的本质,是运用医疗手段(包括药物)以增强人体的调节功能,激发人体的卫外功能,助长正气,以驱邪外出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发汗宜保持微微似欲汗出一时许为佳,不宜令大汗如水流漓。气血阴阳过虚者禁汗,尤忌强发其汗。故《伤寒论》有“脉微弱者”、“咽喉干燥者”、“淋家”、“疮家”、“汗家”、“衄家”、“亡血家”、“身重心悸者”、“尺中退者”、“病人有寒”等不可发汗之十禁。这是应该认真研究、慎重对待的。
过汗损伤人体正气。归纳之,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  1.津由汗脱:津液出于腠理而为汗。汗出过多,则损伤人体的津液。如《灵枢·决气》说:“津脱者,腠理开,汗大泄。”临床常见津伤后出现口渴、欲饮水、小便短赤不利等症状,严重者可致津脱危症。
  2.血因汗减:血汗同源。汗出过多,则人体内的血液因之减少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所谓“夺血者无汗,夺汗者无血”,就是汗出伤血之意。《伤寒论》中,疮家、衄家、亡血家禁汗,也是因汗出更会伤血,恐引起变端,而犯虚虚之戒。仲景以桂枝新加汤治疗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而脉沉迟者,就是以芍药敛阴和营而益血之不足,桂枝以和阳解肌。汗出伤血,临床常见身体疼痛、麻木、手足蠕动、心悸汗出、目眩昏花等症。
  3.气随汗泄:汗出要通过气化作用。汗出过多,人体之正气亦随汗而外泄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说:“炅则腠理开,荣卫通,汗大泄,故气泄矣”,“劳者喘息汗出,外内皆越,故气耗矣。”暑病气虚,多因暑热腠理开泄,汗大出所致。临床常见喘促气急,少气懒言,周身乏力,心悸等症。
  4.阳由汗亡:汗由阳气蒸化,过汗必损伤阳气,甚则亡阳。《伤寒论》中“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”及“太阳病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”等条,皆汗出伤阳的明证。汗出损伤阳气,临床常见恶风畏寒,肢厥身冷、心悸、叉手冒心等症。
  5.阴随汗竭:汗为阴精所生,肾藏元阴,汗出过多伤津亡血,终必损及阴精。尤其是温热之邪,本易灼伤阴液,温病过汗,则更虚其虚。王履所谓“温病误汗,变不可言”,正是说的这个道理。汗出伤阴,临床常见头晕目眩、腰酸膝软、五心烦热、抽搐动风等症。
  6.正虚致邪,变生它病:汗出过多,腠理空疏,卫外不固,外邪易乘虚而入。这是许多病人外感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产妇多汗出,则易中风,易病痉。过汗中气虚馁,脾运不健,若饮水过多,则易致痰饮。汗出过多,心虚液耗,久必及肾,肾主五液,则易病消渴等病。
  过汗对人体的损伤,随每因人的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如平素血虚之人,则汗后损伤的表现为伤血;平素气虚之人,则过汗易于伤气。此外还与病邪有密切关系。如感受湿热之邪者,过汗易伤阴液;感受风寒之邪者,大汗则易伤阳气。进而言之,过汗对人体的损伤往往不是单一的,可以相兼出现,并随病情而有所转化。如亡阳之后,则见阴液随之而亡的现象。
  《景岳全书》列汗出不治之症有六种。一是汗出而喘甚者,不治;二是汗出而脉脱者,不治;三是汗出而身痛甚者,不治;四是汗出而发润至巅者,不治;五是汗出如油者,不治;六是汗出如珠者,不治。此皆正气大虚的表现,应当慎重对待。疾病的危重阶段,常见亡阴亡阳,多有汗出。欲救危殆,须别阴阳。亡阳之汗,多见冷汗出而味淡,肢厥身凉,脉微或无脉;亡阴之汗,多见热汗而味咸,身热心烦,脉细而躁疾。1938年随伯父侍诊之时,曾治一赵姓患者,症见头身汗出如雨,四条毛巾擦拭不迭,心慌气促,四肢厥冷,脉细如丝。诊为大汗亡阳之证,遂大剂桂附,随煎随饮,三小时后汗收厥回而苏。绝汗危候古属不治之列。可见医者必须临危不乱,辨证准确,用药精专,在煎服法上亦应打破常规,积极抢救,才能力挽狂澜,救垂危于顷刻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