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治痹病应注意的问题
  一、治痹病不可单用风药:
  在治痹方中,祛风药是不可缺少的,不仅行痹用之,寒、湿、热痹中亦常佐入。它不仅能祛风疏表,还有胜湿、散寒、通络止痛之功,当热邪内郁时,亦当用风药以宣散、发越之。所以,人们在治痹方中常大量使用。但祛风药,其性温热、刚燥,能灼津耗液,用之过度,不仅耗泄正气,还可使风变为火,寒化为热,由实而虚,加重病情。所以,风药不能单独、过多地使用,要根据病情适当配伍些血分药、阴分药,一方面可节制其刚燥之性,另一方面亦即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之意。
  二、注重痰、瘀、燥、毒:
  治疗痹病,人们往往只注意风、寒、湿、热诸邪,对痰、瘀、燥、毒易于忽视,致使疗效不佳,病症时作时止。余通过多年实践认识到:在痰、瘀、燥、毒存在的情况下,必须佐入祛痰、活血、润燥、解毒之品,方能提高疗效,缩短病程。
  痰与湿同出一源,但表现不同,湿未成痰时,关节多见漫肿,按之柔软。湿凝成痰者,按之较硬,关节局部可有痰核出现。瘀血内阻者,关节亦可肿硬,但局部皮肤黧暗,并可出现瘀斑,舌质紫暗。燥邪偏盛时,除见关节隐痛,屈伸不利等症外,并有口干咽燥、涎液减少、两目干涩等一派“燥胜则干”的症状。痹病之兼毒热者,关节多焮红、灼热、漫肿憋胀、疼痛剧烈,并有发热口渴、喜冷心烦等症,临床上,当运用一般疗法,效果不佳,或反复发作时,应考虑到痰、瘀、燥、毒的存在,当详审细辨,随证施治,不可一味祛风散寒、清热除湿。
 三、痹病用药的加减:
  痹病的辨治虽论述于前,但同一痹病,所病的部位不一,用药当有加减,因为中药除了性味功能以外,尚有归经的特点,每一药物都有其善走的经脉与部位。
  1. 手臂疼痛者加片姜黄、桑枝、秦艽、威灵仙、山甲珠、桂枝。
  2. 下肢疼痛者加松节、木瓜、牛膝(风寒者用川牛膝,肾虚者用怀牛膝),属风湿证者加防己、木通、黄柏、晚蚕砂。
  3. 颈背部疼痛加羌活、独活、葛根、蔓荆子、防风。
  4. 腰部疼痛加独活、麻黄、狗脊、杜仲、寄生。
  5. 小关节疼痛郁久化热者,加丝瓜络、忍冬藤、鸡血藤、天仙藤。
  6. 有痰阻者加白芥子、僵蚕、胆星、黄芩。
  7. 有瘀血者加桃仁、红花、乳香、没药、片姜黄、赤芍、泽兰。
  8. 骨质破坏、关节变形者,加骨碎补、自然铜、生牡蛎、补骨脂等。
  9. 番木鳖,味苦性寒,有大毒,入肝、脾经,功能祛风活络止痛、散瘀消肿,强筋起痿。但含有番木鳖碱(或称士的年)等剧毒成分,对急、慢痹病有一定效果,用量先从小量开始,逐渐加量,一般1g~1.5g为宜,最好是复方。孕妇、体虚者忌服。
  四、治痹病应重视脾胃:
  脾胃功能的强弱与痹病的疗效、转归、愈后有密切关系。不论实痹、虚痹、顽痹,只要脾胃健旺,则疗效明显,愈后较好,这是因为“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”、“脾为后天之本”。而且“脾主肌肉四肢”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主运化水湿。无湿则无痰,无痰则少瘀。脾胃强健则五脏六腑俱旺,气血充盈则筋脉关节得以濡润,四肢肌肉有所禀受也。
  五、注意综合疗法:
  治疗痹病除上述诸法外,还应采取综合疗法。包括针灸、推拿、理疗、熏洗、外敷、擦痹、药浴、食疗等措施。下面介绍本人常用的几种疗法。
  1. 热敷法:(1)陈醋1500毫升,煎三四沸,再入葱白250克,煎一沸,滤去。纱布数层,蘸药汁热熨之。(2)芫花30克,椒目30克,桂心30克,桑皮30克,防风、防己各30克,米糠或麦麸60克(后下)。先炒前六味,热后加米糠或麦麸,炒热后加醋500克,拌均,分作二份,以布裹熨之。
  2. 外贴法:牛皮胶30克,水溶成膏,云苔子、安息香、川椒、附子各15克为细末,伴入膏液中,摊于布上,贴于患处。
  3. 熏洗法:透骨草、马鞭草、追地风、络石藤各30克,红花15克,加水2000毫升,煎沸5~8分钟,先熏后洗。
  4. 擦痹法:麝香3克,研烂贮好勿泄气,蓖麻子90克去油,活地龙7条去土,甘草、甘遂各30克,俱为末,生葱、鲜姜各30克,捣烂,包患处,次用姜汁化此药,蘸药如鸡子黄大,擦半时许。
  5. 针灸法:除按针灸书上的辨治方法外,再介绍一种治关节变形的针刺法:在肿大变形的关节两侧进针,针尖斜向关节,中等刺激,留针15~20分钟,并在肢体远端的趾、指甲两侧,点刺放血,隔日一次。如在熏洗或局部热敷后施针,则疗效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