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中风杂说一札
 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,不省人事,伴有口眼歪斜,语言不利,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,与《伤寒论》中之太阳表虚证(中风)不同。因其起病急,变化速,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,故名之曰“中风”、“卒中”。察其病因,历代医家各有发挥。唐宋以前,多以“内虚邪中”立论,《灵枢·刺节真邪论》说:“虚风之贼伤人也,其中人也深,不能自去。”“虚邪偏客于身半,其入深,内居营卫,营卫稍衰,则真气去邪独留,发为偏枯。”《诸病源候论》亦有“风偏枯者,由血气偏虚,则腠理开,受于风湿”的记载。至金元时代,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如刘河间提出本病以热为本,以风为标;东垣强调中风从内出,正气自虚使然;丹溪则认为半身不遂大率风痰,或属痰热并气虚,并明确解释东南之人多湿土生痰,痰生热,热生风也。与此同时,王履又提出“真中风”、“类中风”的论点。《医经溯洄集·中风辨》说:“因于风者,真中风也,因于火,因于气,因于湿者,类中风而非中风也。”王氏强调:“中风者,非外来风邪,乃本气病也,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,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,多有此疾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·非风》认为其病机是“阴亏于前,而阳损于后,阴陷于下,而阳乏于上,以致阴阳相失,精气不交,所以忽尔昏愦,卒然仆倒……”。此病的发生“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,原非外感风寒所致。”叶天士综合诸家学说,结合自己经验,进一步阐明了中风机理为精血衰耗,水不涵木,木少涵荣,故肝阳偏亢,导致内风旋动,而致突然昏仆,半身不遂,偏枯麻木。
  总之,“外风”、“内风”说都是历代不同时期对中风病病因认识的概括,其认识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