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高年中风宜邪正兼治
  高年中风患者,既有风火、痰热、瘀阻等标实之一面,又存在着体质衰弱、阴津不足等本虚之一面,斯时徒攻痰热则恐正虚难支;单滋阴又畏滋腻碍脾,更生痰浊。吴鞠通在《湿病条辨》中,对“正气致虚,邪气复实者”主张“邪正合治”法,扶正以祛邪,祛邪即可扶正。正如《素问·标本病传》所谈:“谨察间甚,以意调之,间者并行,甚者独行”的补泻兼施法相同,示人规矩,并行不悖,证之临床,确有良效。
  曾遇一老翁,虽耄耋之年,仍体健神爽,素有糖尿病,经治疗后控制。半年前渐感行动欠灵,在某医院做脑血管造影检查,印象为“脑血栓形成”,一直注射维脑路通。素无烟酒嗜好,喜欢浓茶,大便一向干燥。近一月来性格怪癖,易急躁,好激动。目前因家中添一外孙,合家喜悦,宰鸡设宴,以示庆贺。老汉格外激动,吃了不少鸡肉,谈笑风生,好不快活,当晚十时许,忽感头晕,双脚无力,站立不稳,口歪流涎,神志尚清,不能言语,右半身不能活动,急送某医院就诊,查血压为200/100毫米汞柱,给予牛黄清心丸、复方降压片,余未作处理,自发病后一直未解大便,遗溺频繁量多。
  次日上午延余出诊,望之神志尚清,素有消渴宿疾,肝肾不足,由于阴虚于下,火旺于上,而两颧发红;阳气内动,变为内风,挟痰窜阻经络,故口限歪斜,右半身活动不利;脾湿内蕴生痰,痰热内盛,上蒸于舌,热炽津灼故舌红苔焦黄厚,干燥起刺;心主言,痰蒙心窍,则语言謇涩;积热内攻,腑浊不通,胃热上薰则口臭;喉间痰声漉漉。脉滑数有力,右寸独大均为痰热壅肺之征。
  四诊合参,详察体质,询诱因,患者形体矮胖,年逾八旬,素有消渴证,肝肾阴亏,痰湿内蕴之体质,水不涵木,虚阳上犹,加之情志过极,复食鸡肉,以鸡属巽,巽主风,为动风、动火之物,使火热渐盛,痰热胶着,上蒙清窍,横犯经隧,治宗吴氏“邪正合治法”。太子参益气扶正,寸冬、沙参养阴增液,黄连、大黄、枳实泻下清热,清心除烦,荡涤实邪,竹茹、半夏、陈皮辛开化痰,竹沥清化经隧之痰,诸药合用,共奏益气养阴、化痰清热、通腑导浊之功。
  三诊,上方连进十剂,诸症日见好转,右手足能自行活动,握拳、抬手、抬脚自如,口眼斜明显好转,但仍不能自行起身行走,说话基本清楚,喉中痰少而粘,气短,排便无力,大便艰涩,至今已四日无大便,小溲及饮食尚可,舌深红无苔,中有裂纹,干燥少津,右脉细软,左脉沉滑小数。治宗前法,西洋参、黄芪、寸冬、黄精补脾肺,益气阴;生首乌、柏子仁养阴润肠;杏仁、枇杷叶宣降肺气,开通大肠;谷麦芽、旋覆花、枳实调脾胃、畅气机,六剂。
  四诊,药后大便得畅,喉道清爽,呼吸自如,颜色如常,已能站起,可依杖而行,唯步履蹒跚,遂以健脾益气、理气化痰、润肠之品善后。二月后家人来告,已完全恢复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