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诊余话夜读
  “白天诊病,夜间读书”,是中医的优良传统,也是提高中医学木和临床水平的有效方法。大凡业医者,日间诊务繁忙,无暇读书学习,唯入夜病人减少,稍有闲时。带着诊病所遇到的疑难问题,攻读有关的中医书籍,找出症结所在,诚乃一大乐事。多数古代医家,皆是如此,而博学由是而成。如清代的徐大椿,读书逾万卷之多。但中医书籍浩如烟海,究应从何处人手?因此有较好的读书方法,就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  中医书籍,归纳之约分为四类。一是经典医籍,需要精读者,如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温病条辨》、《温热经纬》等,当然,《内经》亦可选读,如《内经知要》。二是历代有代表性的书籍,多属于先贤名著,可以结合本人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精选,如研究脾胃病,可选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。但本书长于始脾阳,略于脾阴,尚须结合《慎柔五书》、《不居集》、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等书来补充;其次,东垣又略于治胃,还要选读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的有关甘凉濡润等法则,以汲取营养,始能全面。再如治伤寒之学,自成无已注解以下数百家,可选其有代表性的著作,如柯琴的《伤寒来苏集》、尤怡的《伤寒贯珠集》等。三是参考书籍,此类书各有所长,但亦不必尽读,可选每书之精华部分,即有独到之处者,细览之。如《医贯》论命门,《温疫论》述杂气,王旭高治肝病之类。四是查阅书,随时需要可因疑难问题而查阅之。如《医部全录》、《珍本医书大成》、《医方类聚》、《赤水玄珠》之类。
  读书之时,若遇有所得,可作读书笔记,提要钩玄。读书宜多思,正如孔子所言“学而不思则罔矣”。多思而书诸笔端,日积月累,则多有所成。尤怡的《医学读书记》,就是很好的成功事例。
  诊余读书,是古人成功的经验,确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好方法。虽然劳苦一些,但诊余诵读之时,悟得一理,或得一起死回生之术,犹有良师指点茅塞顿开,其欣慰之情难以言表。急病人之所急,恨为医之方少,这是读书持之以恒的动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