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整理中医古籍应结合临床
  整理中医古籍,既要有校勘、训诂学等专门知识,又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一定的临床体验,始能正讹存真,删行补漏,还本书以原貌,反映出当代水平。凡从事医、教、研工作的中医同志,只要刻苦钻研,锲而不舍,边干边学,同样可以登堂入室,为整理中医古籍而作出新的贡献。
  在未校之前,首先应熟悉原文,掌握其常用术语,如能多读更好。古人云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,虽指读书而言,同样可适用于校勘工作。在理解全文后,再进行互校勘比,而四校法中(对校、本校、他校、理校),理校最难,故前人有“校勘之法高妙在此,易误亦在此”之论,然根据文理(词法,章法)、医理,上下求索,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,足可厘定是非,纠正纰缪。
  整理的是中医书籍,所以文理必须服从医理,医疗部分应尽量结合临床实际,这是整理好医籍的关键所在。过去有些注家,只是从文学角度注释,致失原意者有之,牵强附会者有之,错误者亦有之。这些教训,均值得借鉴。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伦》中“高梁之变,足生大丁”的足字,王冰注:“所以丁生于足者,四肢为诸阳之本也”,显与临床实际不符。岂有过食膏粱厚味,内有蕴热邪毒,外生疔疮疖肿之变,只发于足而不生于头、面、腹、背者哉!据《经籍篡诂》注“足,益也”,指过食膏粱肥甘而产生病理变化,就能够使其发生疔疮的疾患;再从音韵学来印证,足(音Cù),促,为清纽候韵,作促使解更为贴切。《素问·痹论》曰:“凡痹之类,逢寒则虫,逢热则纵……”,王冰注:“虫,谓皮中如虫行",与临床实际亦欠吻合。孙诒让《扎迻》中说;"虫当为痋字错字”,段玉裁《说文》注:痋即疼字,动病也。结合《素问·痹论》“寒气胜者为痛痹”和“凡痹之类,逢寒则虫……”来看,属于痹证规律性的总结和概括,与寒主收引,寒则凝,凝则气血不通而痛等寒邪特征相一致,故以疼字为是。
  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阴阳毒》:“狐之为病……”,历代医家多以狐疑惑乱而随文注释。《医宗金鉴》以“,牙疳、下疳等疮之古名也,近时则以疳呼之”注之,似欠确切。考疳之含义有二,一指小儿乳食伤脾,肥甘过度,久而积热,耗气灼液而成之疳证;一指外科疾患──由欲火郁滞,梅毒染易而成之下疳。从整个原文看,狐是病名,这与《伤寒论》中“太阳之为病”的文法,提法相同。文中所提:“目不得闭……蚀于喉为,蚀于阴为狐……蚀于上部则声喝”,“蚀于下部则咽干”,“蚀于肛者”,说明它是涉及到眼、口、前后二阴的综合性疾病,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局部症状,因此需要有实际的临证体验,否则欲明反晦,更生疑窦。
  中医古籍,大多没有标点,给整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。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《师说》中发出:“句读之不知……吾未见其明也”的感叹!由于句读不明,错简、衍文等而使校勘发生错误者屡见不鲜。如古本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暑,汗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”一段,有的以“汗烦则喘喝”为句,有的以“因于暑汗”为句,颇为费解。开溪先生将暑改为“寒”字,以明其可汗之理;于鬯在《香草续校书》中认为“汗烦二字本无义……不如经删汗字宜捷”。及读张志聪、吴昆和温病各家论述,并结合临证,始知“汗”应作一字句读为是。缘暑证汗出,既是邪热蒸迫津液外出之象,又是邪热得以外解之途,非表虚亡阳之汗可比,故初起需“汗出而散”,以退壮热,而不应止汗。后世以新加香薷饮治暑温初起无汗,白虎汤加减治暑温壮热烦渴、汗出之证,无不取辛散退热之意,所谓“暑当与汗俱出,勿止”之谓也。
  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有:“心为之乱惑反甚,其病不可更代”二句,深感辞意艰涩欠通,于鬯提出:“……反甚其病”当作一句,则易于明瞭,说明句读在校勘中同样占有一定的地位,不容忽视。这就要求整理者既要有较好的文学素养、古汉语知识,又要对中医药学有较高的造诣,以客观依据为准绳,而不以主观臆断为指归,始能保证校勘质量,恢复其原貌,从而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