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刘河间与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
  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一书,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所著。刘氏字守真,自号通玄处士,金元河间人,故后人又称河间先生。约生于1120~1200年。一生著述颇多,但以《原病式》、《宣明论方》为反映其学术思想的代表作。
  一、上承内经,有所创新
  河间学术思想之形成,乃渊源于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和《伤寒论》,同时也受到了道家、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。他根据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,对“病机十九条”进行了精辟的论述。撮其枢要,取其176字,演为277字,并把“病机十九条”中的38种疾病,推衍为90余种。其中属于火、热的,从22种推衍为57种,注二万余言。以比物立象,详论天地造化自然之理。用五运六气作为疾病的分类纲领,分为五运主病、六气为病。其学术以火热立论,治主寒凉,故被后世尊为“寒凉派”的开山鼻祖。
  二、五运六气,统论诸病
  1. 对运气学说的认识:
  河间以毕生精力钻研《内经》,日夜不辍,殆至六旬。尤其是对五运六气学说造诣颇深。五运六气是说明四时气候变化和对人体生理、病理的影响,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一种学说。他说:“夫一身之气,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。”认为研究五运六气,是研究医学的根本问题。作为医生,如果“不知年之所加,气之兴衰,虚实之所起”则不可以为工。由是观之,“不知五运六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”。
  2. 对五运六气的运用:
  河间论病,首重五运六气,其所分之“五运主病”、“六气为病”各节,都紧密地联系着五行、四时、五脏、六腑和“亢害承制”诸说,他认为疾病的变化虽然繁复多样,但变化机理,都可用五运六气来概括。因此,他把“病机”中的五脏诸病,归为“五运主病”,用五行生克乘侮的特性,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。如其指出:诸风掉眩,皆属肝木;诸痛痒疮疡,皆属心火;诸湿肿满,皆属脾土;诸气膹郁病痿,皆属肺金;诸寒收引,皆属肾水。他把其它诸病,分别归纳为风、热、湿、火、寒。通过长期的钻研,发现还不够全面,因而大胆地增列“诸涩枯涸,干劲皴揭,皆属于燥”一条,以补《内经》之不足,而成为六气为病。但他认为风、湿、燥、寒诸气在病理变化中,皆能化火生热,故又提出“六气火化”的论点。且对火热的病机进行了阐述发挥,他说:“夫百病之生,不外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之化之变,暑、火之为病,固无论也。若风者,以热为本,故火本不燔,遇风冽乃煽;肝本不甚热,因金衰而王,金不能平木,则肝木胜而兼于火热。”等等,并对寒、湿、燥化火生热的机理,一一作了论述。由此可见,河间之学首重病机,病机学说,又以亢害承制为中心,亢制之变,为六气火化,乃河间学说之真谛。
  三、首倡辛凉解表
  金元时期,战争频繁,热病流行,且《局方》药多温热,流弊甚广。河间通过临床实践,提出了“火热”致病的学术观点,倡治热宜寒之论,他认为:“一切怫热郁结者,不必止以辛甘热药能开发也。如石膏、滑石、甘草、葱豉之类寒药,皆能开发郁结。”因为疾病的性质是属“热”,所以用寒凉药物则可热退身凉而病愈。如果误用“桂、麻类辛甘热药”,不但攻表不中病,反而会使热邪转加,甚则导致发黄、惊狂等变证,这都是“里热郁结,不当发汗,而误以热药”所造成。因此,他主张使用发表诸方,须佐以黄芩、石膏、知母、柴胡、地黄、芍药、栀子、茵陈、葱白、豆豉之类寒药则甚妙,并进一步指出:“凡治上、下、中、外,一切怫热郁结者,法当仿此,随其浅深,察其微甚,适其所宜而治之,慎不可悉如发表,但以辛甘热药而已。”由此可见,河间在热病上善用寒凉之药,使祖国医学把解表的方法,从辛温转向辛凉,这在热病的治疗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,实开温病学说之先河。故而,后人称河间为温病学说的创始者。
  四、治病审因,务求精详
  1. 论中风:
  唐宋以前,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,多以“内虚邪中”立论。而刘河间则认为:“所以中风瘫痪者,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,亦非外中于风尔。由乎将息失宜,而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,而热气怫郁。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,而倒无所知也。多因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之五志有所过极,而卒中者,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。”他鲜明地指出,中风一病,并非外邪中人所致,乃是五志过极,心火暴甚而成。这种观点,为后世医家对本病病因的认识和治疗,提供了新的途径,使中风病因病机有所补充和发展。
  2. 论吐泻的寒热真假:
  河间宗《内经》吐下霍乱属于热之旨,对吐泻证作了分析与发挥,驳斥了当时一些医生所说的“热无吐泻,只是停寒”的错误观点,他说:“大法吐泻烦渴为热,不渴为寒”,这是一般的规律,但疾病千变万化,有时会出现寒热真假的现象。如“热吐泻,始得之亦有不渴者,若不止则亡液,而后必渴;或寒本不渴,若亡液过多,则亦燥而渴。”这时就应脉证合参,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真寒者,脉当“沉细而迟”,真热者,脉当“实大而数”。若损气亡液过极,则脉也不能实数,反而弱缓,虽然如此,还是属于热证。无疑对寒热真假的鉴别诊断又提高了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