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扶阳抑阴法治疗尿毒症两例
  慢性肾炎尿毒症后期,出现喘促气急,胸腹翕张,神志失常,常是病危的征象,极易发生呼吸衰竭而造成死亡。在进修期间,遇二例尿毒症暴喘欲脱患者,经路老采用中医扶阳抑阴法抢救,奏效甚捷,特予以整理。
  例一:石××,女,26岁,已婚,内蒙马达市人。1984年11月1日入院。主诉:双下肢浮肿7年,头晕、恶心11个月。症见:面色晦暗,虚浮无华,烦躁不宁,夜寐不安,下肢浮肿,小便短少,舌淡苔黄腻,脉沉滑。化验结果:血红蛋白4克%;尿常规:蛋白(++++),红细胞2~5个/高倍视野,尿糖(+++),尿素氮68毫克%,非蛋白氮75毫克%。二氧化碳结合力 24.3容积%,血沉120毫米/小时 ,酚红试验:15分钟10%, 30分钟1%,一小时、二小时无标本。肾图:双侧各段不清,呈水平状延长,肾功呈重度受损。中医诊断:水肿(气虚湿聚),眩晕(浊犯清窍)。西医诊断:慢性肾炎尿毒症。11月30日,患者病情加重,猝喘,胸闷,短气不续,呼吸急促,不能平卧,彻夜难寐,除输氧外,先后应用氨茶碱、速尿、冠心苏合丸、消心痛、安定等药未能控制。至12月2日重复应用上药仍未效,症状加重,面色灰暗,唇紫绀,呼吸每分钟30次,吸气若不能容,呼气若不得还,必不时拊其胸背,有随时将脱之势,患者已三昼两夜未得稍寐。晚八时,烦躁不宁,反复颠倒,舌淡胖有齿痕,苔秽滑腻,脉沉细数。脉证合参,属秽浊中阻,充斥三焦,气机阻滞,心阳欲绝。急当扶阳抑阴,仿用仲景桂枝甘草汤:桂枝、炙甘草各10克,煎水100毫升,顿服。服药不到10分钟,其喘若失,酣然入睡。次日晚餐后,患者自搬木椅观看电视,神态自若,判然两人。
  讨论:本病例抢救用药之简(二味药),药价之廉(6分钱),收效之速(不到10分钟),使病区医护人员、患者及其陪伴十分惊奇。为何病重药少,用药根本没有涉及尿毒症而收到如此显著疗效?我们认为当时患者的症结在于浊阴充斥,心阳式微,血失气帅,血行无力,即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阳不胜其阴,则五脏气争,九窍不通”,故采用急则治标,甚者独行的法则,扶阳抑阴,温通心阳为先,首选复心阳之祖方桂枝甘草汤。桂枝,辛温,入心助阳;炙甘草,甘温,和中益气,二者相配,辛甘合化,使心阳得复,血脉流畅,气有所载,其喘自平。
  张锡纯曾治一妇“忽发喘逆,迫促异常,须臾又呼吸停顿,气息全无,约十余呼吸之倾,手足乱动,似有蓄极之势,而喘复如故。若是循环不已,势近垂危”,张氏分析病由:“逆气上干,填塞胸膈,排挤胸中大气,使之下陷,夫肺悬胸中,须臾无大气包举之,即须臾不能呼吸”,予“桂枝尖三钱,煎汤饮下,须臾气息调和如常”。张氏治上案实与本病例用桂枝甘草汤复心阳、畅气血之意相合,而平息喘逆之效又如此相似,看来并非偶然之巧合。除桂枝外,方中炙甘草具有补益中气作用,借补中阳来助胸阳,阳气宣畅输布则清阳升,浊阴降,症大减。由此体会到胸中大气为全身之主,实为生死第一关键,抢救垂危病人之要害。对于慢性肾炎尿毒症心阳欲脱患者,选用桂枝甘草汤从心治喘,缓解险情,临床少见报导,这是学习收获之一。
  例二:丁××,女,41岁,已婚,工人,1984年11月29日入院。主诉腰痛、浮肿10年,呕吐8个月,加重1个月入院。症见面色无华,软弱无力,动即喘喝,暮寒夜热,下肢肿胀,呕吐频作,手足逆冷,身冷添衣不减,下利日十余行(常服大黄煎剂),舌淡胖、苔薄黄微腻,脉沉细无力。化验:血红蛋白3.8克%,尿蛋白定性(++),尿素氮70毫克%,肌酐9.毫克%,酚红试验“0”,肾图:双侧各段不清,呈水平延长,属无功能图形。中医诊断:虚损(阴阳两亏),呕吐(秽浊中阻)。西医诊断:慢性肾炎尿毒症期。12月22日因肺部感染下病危通知。23日临睡前,突然胸闷憋气,心悸加重,张口抬肩,翕胸撷肚,气喘欲窒,语言困难,烦躁不安,面色惊恐,神志恍惚,舌淡润苔薄,脉细数。证属阴寒内盛,浊气上冲(重证)。治以温阳救逆,选仲景茯苓四逆汤:茯苓30克,党参15克,制附子6克(先煎),干姜、炙甘草各3克。头煎服后,喘闷递减,安然入睡。
  讨论:患者长期服用大黄泻剂,呕、利频作,脏腑败馁,已成虚损痼疾,所以肺受外邪侵袭,病即告危。呕、利、水肿为脾阳欲绝;息促、张口抬肩为肾阳衰微,纳气无权。茯苓四逆汤为益阴回阳之重剂,从组成看,由四逆汤加人参再加茯苓而成,其义在于:1. 寓干姜附子汤之意,以破阴回阳,阳气得复,则阴霾四散;2. 寓茯苓甘草汤之意,针对水饮为患,先治其水,不治厥而厥自回,不治喘而喘自安;3. 重用茯苓在于养心宁神,降逆平冲,利水通阳。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记载:“李姓女子,头目眩晕,心中怔忡,呕吐涎沫,有时觉气上冲,昏蒙不醒人事”,“送俾单用茯苓一两,煎汤服之,服后甫五分钟,病即减轻,旋即煎渣再服,益神清气爽,连服数剂,病即痊愈。”可见重用茯苓对平冲降逆有独特的作用,这是学习收获之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周新民、郎江南整理)